今年3月,上海期貨交易所又推出了熱軋卷板期貨,為以經營板材為主的眾多鋼鐵出產、商業企業提供了價格風險的治理工具,進一步拓寬了期貨市場服務鋼鐵行業的廣度。我國鋼鐵業化解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選項是晉升國際化水平,國際化應是資源、市場、資本、人才的國際化,毫不是單一的“賣抗硫P110s石油套管”。
據先容,自2009年螺紋鋼期貨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交易活躍,交割有序,風險可控。實踐證實,抗硫P110s石油套管期貨在海內外鋼鐵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晉升。螺紋鋼期貨價格與中鋼協抗硫P110s石油套管價格指數和我國PPI指數同比增速高度相關,成為全國各地抗硫P110s石油套管商業現貨定價的參考依據。抗硫P110s石油套管期貨也成為鋼鐵上下游企業日常經營治理的重要工具。泛博鋼鐵出產、消費和暢通流暢企業,審慎運用抗硫P110s石油套管期貨治理價格風險,有效地提前鎖定了收益、轉移了價格風險。
同時,我國鋼鐵工業集中度低,價格過度競爭。2013年,我國鋼鐵業集中度不升反降,粗鋼產量前十名的鋼鐵企業團體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重為39.4%,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加之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財務用度在期間用度中占比較大,企業債務負擔沉重。另外市場公平競爭、優越劣汰的局面還沒有完全形成。
業內人士以為,當前,我國鋼鐵產能嚴峻過剩、供大于求,鋼鐵產品價格全球最低,連續3年下降,至今沒有止跌回升。2014年全國預計粗鋼產量可達8.18億噸,同比增長1.67%;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37億噸,同比下降2.25%。根據相關部分的統計數據,我國粗鋼產能已接近12億噸,化解龐大的過剩產能仍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連續交易軌制的推出是近年來海內期貨市場交易軌制立異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海內期貨市場朝著國際化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所謂連續交易,是指在上午9∶00~11∶30和下戰書13∶30~15∶00之外,在交易所劃定的交易時間完成的交易,俗稱夜盤。推出連續交易有幾個目的,一是連續交易可以更好地貼近國際市場,防止期貨價格的跳空;二是連續交易有利于進步海內價格的權勢巨子性;三是連續交易的推出為實現24小時交易做好鋪墊工作。
12月26日21時,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熱軋卷板、自然橡膠和石油瀝青連續交易成功上線。截至當日收盤,四品種共計成交30.49萬手,成交金額115.25億元,其中成交量最大的螺紋鋼期貨成交26.49萬手,成交金額65.76億元。在新上線的四品種中,螺紋鋼成交量占到了86.88%。